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戴逸

戴逸生平事迹《十年磨一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96 评论:0

挑起这副重担之后,戴逸首先调整了作息时间,几乎每天都要赶赴位于文津街的文津楼坐班。国家图书馆分馆文津楼是编纂委员会临时办公地点,为北京图书馆旧址。在这座开阔大气的办公楼内,戴逸有条不紊地召集会议,安排前期工作。编纂《清史》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犹如一座宏大的建筑,需要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及实施,很多项目需要齐头并进。在清史研究所成立之初,戴逸就给大家打气鼓劲,提出化整为零的战略理念,分期分批完成清史的不同部件,有待日后进行组装,给编纂清史奠立了基石。《简明清史》的编写出版,既理清了清朝300年的发展线索,探讨了各种重要问题,同时也成了大型清史的研究提纲。经过多年的致力研究,作为总指挥员的戴逸,虽然非常明晰清史工程的思路,但是工作头绪确实繁多。
 面对这项百年不遇的文化工程,戴逸领着大家在实践中描绘着一幅宏大的景象。他把300年的清朝历史比作一条万里长江,它源远流长,它波澜壮阔,它气象万千,它雄伟壮观,或许只有把它浓缩,浓缩成画在地图上的一条线段,才能看清其全貌。虽然长江的本来面貌并不是一条蚯蚓般的细线,但只有浓缩到地图上的长江,才能看清它的源头、它的入海口、它流经的省份和城市、它的支流,也才能相对看清它的漫长曲折,看清何处它是奔流的,何处它是拐弯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地图上的长江是最接近于长江的全貌。显然,为了认识全貌,浓缩是必要的。
 2003年6月,新修《清史》会议在北京达园宾馆召开。会上,戴逸抛出了这个形象的比喻,作了详尽的新修《清史-通纪》内容要旨的报告,即贯穿清史的一条主线。戴逸提出了新修《清史》的总体设计,内设8卷本《通纪》,拟写300万字,约占全书十分之一的容量。《通纪》实际是把300年清史划分为8个历史阶段而设的,即满族兴起和清朝建立;清朝入关和确立全国统治;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康熙之治;雍正改革和乾隆统一全国;清朝中衰;外国武装侵略和国内农民战争;清朝自强运动及其失败;清末改革和清朝覆亡。《通纪》与《典志》《传记》《史表》《图录》这五项,合为主体内容,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通纪》是全书的总纲、全书的核心,是重中之重。这样设置的五个部分,一方面集成了传统史书的体裁,另一方面也吸收了20世纪以来新的体裁。新修《清史》主要采用传统史书的传统体裁,发挥其包含量大的优点,从各个方面反映清代历史内容,体现历史发展演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又考虑到20世纪以来盛行的章节体的优点,它能凸显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对历史进行连续性的、立体式的、重点性的编撰,因此在这五个部分里面,其中四部分运用传统体裁,另一部分即《通纪》则采用章节体写法,以此把清代300年的历史加以扼要的叙述,前后贯通,表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当代历史观,阐明清代从崛起到发展及鼎盛时期,到衰落以至于灭亡的全过程。《通纪》能够全方位地反映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内容,包括阶级、民族、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这8卷是宏观叙述,既不能过于简略,也不能内容过多,相当的内容要由纪、传、表、志分别承担。这样的比例安排,是经过反复考虑以后才定下来的。如此,清史才有鸟瞰式的全景,才浑然一体。
 2003年正是“非典”时期,但这并不影响编纂委员会的工作进度。眼下关键的是编纂体裁体例、编纂人才、文献档案、写作立项管理等工作的安排落实。为此,编纂委员会抓紧时间,统筹安排,首先是分门别类,成立编纂委员会的若干个工作小组,以此为整个文化工程服务。编纂体裁体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是清史编纂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体例体裁调研小组的成立是当务之急。编纂委员会编制好“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调研大纲”,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3次召开了大规模的全国性座谈会,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以及台湾的台北、宜兰等地,广泛征求清史学者的宝贵意见。同时,向社会发出了设计严密的1000份问卷,回收916份,集思广益,以期最终确立编纂体裁体例。最终,编写出《清史》目录,经过6次修改后大体定下来为92卷,共分5大部分,即《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
 在关键的2003年,经过多次充分的讨论、研究及反复修改,清史编委会设计了清史纂修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的十年总规划,大体上确定了新修《清史》的框架,制定了《清史》目录。纂修新《清史》,是当代中国一项世纪性的文化学术工程,是学术界百年宏图大业,在广大史学专家的团结协作、艰苦劳动之下,正踏上漫漫征程。
 可以说2003年是体例体裁年,接下来就进入第二个工作阶段,即分解项目、选拔作者、进行试写。为了能够确保编纂好一部高质量的《清史》,在坚持唯物史观的思想指导下,戴逸主抓几个关键性的环节,环环相扣,严谨把关。首先是专门成立项目中心,把各个项目落实到人,实行责任制,并制订《编纂手册》,立规矩,定制度,必须人人遵守。其次是严把稿件质量关,先期写好样稿,以规范体例;中期严格检查,如发现质量问题,赶紧调整人员;最后由评审委员会进行鉴定验收。戴逸最重视的是《清史》的编纂质量,在他的心中,质量就是生命,要确保清史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之作。
 人到用时方觉少,人才库的建立刻不容缓,如此才能担纲重任。为充实编纂队伍,广泛吸收国内优秀的清史研究人才,清史研究现状和清史研究人才调研小组也同时投入工作,对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清史研究人才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调研摸底。俗话说独木不成林,编修清史不是靠几个专家、几家科研机构就能做好的,是要在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全体学术界的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只有挑选到优秀的专家学者,才能担得起编修重任。因此,必须把国内从事清史研究的优秀人才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到编纂工作中来。由于清朝历史时间跨度长,涵盖的领域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科技、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除了发动清史专家参与外,还要邀请其他领域的专家参与,充分发挥各种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尤其是清史的《典志》部分,涉及科学技术、水利、天文、工农业、交通、运输、邮电,以及经济、法律、军事、民族、文学、艺术等多学科领域,需要获得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的支持。
 2004年的首要任务是立项,立项工作是根据2004年中央三号文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行科研工程项目制,以项目制为纽带,以项目主持人为龙头的科研体制。立项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项目的主持人,组织写作梯队,明确写作任务。编纂委员会把第一阶段制订的框架分解成为200多个项目,通过招标、委托的方式,对项目主持人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对课题论证等进行评审。《清史》是个大项目,下面设有二级项目、三级项目、四级项目。要把92卷的主体工程分成具体的项目,非常复杂,要综合考虑各卷的实际情况。年初以来,戴逸和编纂委员们一直忙碌着。春节刚过,“《典志》组第一批委托项目立项会议”就召开了。戴逸考虑得非常周全,在会上他着重强调立项之后工作步骤的安排,提请大家宁可前紧后松,不能耽误一卷,否则影响整个工程。同时要求出成果,除了写好每卷35万字,还要提交附件,即工作大纲、工作计划、资料长编及考异等。紧接着,其他组也陆续、分批立项。
 


 

2004年5月,在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上


 千头万绪中,戴逸时刻关注着清代历史的点滴信息,即便在休闲的间隙,也敏锐过人。比如,百年中国、留美幼童、中国近代铁路,是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放的几部关于清代的精湛历史短片,还有《清宫秘档》这部珍贵资料片,都给戴逸留下了深刻印象。戴逸及时告知《图录》组,要求把这些资料完整地收集起来,并调查各省市是否也有类似的重要资料影像。联想到晚清以后,来中国游历的外国人用照相机拍了很多老照片,戴逸提醒大家一定要设法寻找此类西文图书,可以找编译组协助工作。戴逸的一番苦心令大家进一步开阔眼界和思路,使得《图录》组的立项工作受益匪浅,力争建立一个容量达10万张左右的图片资料库,从中精选出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反映清代历史的图片上万张,边收集、边编写,争取花4年时间完成。收图入史是新修《清史》的一大创新,其作用在于以图明史、以图补史、以图证史,即以图录反映人文历史,用图录补充文字历史,用图录形象地表现历史。而以往的“二十四史”没有一部是含有图录的。当然,能够收入其中的应该是具有历史价值、有代表性,并且是纪实性的舆图、图画、照片、文物遗址图像,能够反映清代的历史生活、社会风俗,从而强化新编《清史》的形象性与真实感。
 《清史》除了三千万字的主体工程,还有规模浩大的基础工程,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国内的档案整理,一类是国内的文献整理,一类是国外档案文献整理。戴逸非常重视档案文献的整理出版,这可是整个清史工程的半壁江山啊! 对此,戴逸考虑得很远很周全,好比要打造一艘航空母舰,除了庞大的航母,还需要配备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等等,以期形成一个战斗群,这样才能铸成规模性的文化工程。这样做,是为了修好《清史》,能够拥有坚实的资料依据;也是放宽眼界,抢救保护珍贵的档案文献,实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编纂《清史》需要利用档案、结合档案来进行修史,这是清史研究的基础,可以提高《清史》的质量,而纂修《清史》又可以带动文献档案的整理,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文献档案组的调研工作也在按计划展开,为清代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做准备。清史资料浩瀚如海,50年来整理了一大部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整理。许多档案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被损害,有的已经揭不开页面了,急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光搜集资料就已是一项大工程了,因此亟须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国外的档案文献对编纂工作甚为重要。早在2003年7月的编译工作座谈会上,戴逸就诚邀研究世界史的专家,专门作了《清史研究要有世界眼光》的讲话。2004年10月,更是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学者进行研讨会,戴逸作了《开展清史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的讲话,表达了研究清史要有世界眼光,要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观察中国的历史进程,以此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合作和帮助。抓好档案文献的多方搜集整理,利用投标的形式申报整理项目,按评选结果进行整理出版,正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贡献。
 


 

2005年6月,戴逸向外国学者颁发证书(左一马大正,左二朱诚如,左五成崇德)


 在戴逸的带领推进下,经过一年多时间,至2005年6月已开了8次立项评审会议,确定立项191项,绝大多数项目已动工,最早的一批项目中已经提交了不少成果,各组准备进行检查、评估。这样,第三阶段即项目阶段性成果的评估工作开始了。戴逸坚持质量重于泰山,质量就是生命。评估就是要保证质量、提高质量,以使《清史》达成精品,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长期的工作重点。戴逸与几位副主任、项目中心和秘书组的一些同志,对评估的办法连着讨论了好几个月,方案出了一个又一个,总算定下了评估暂行办法。评估的原则是观点正确,内容全面,材料确凿,史事正确,文笔流畅,并按审读、评议、修改及验收四个环节进行工作。因为《清史》撰写过程是边写稿、边评估、边修改,所以编纂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要了解各项目的进展程度,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在各项目之间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在编纂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戴逸对评估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指导。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内容的交叉问题始料未及,各卷之间、前后之间的矛盾、重复及遗漏现象很多,这也是由《清史》的结构本身带来的,因此协调工作非常艰巨。正逢酷暑,经济类的14个“志”需要在成都开协调会。戴逸很想亲临会场,但家人、同事不让他去,毕竟年事已高,几年前出差途中又受过重伤,再说天气也实在太热了。面对大规模的集体工作,总指挥员戴逸时刻关注各组会议的情况,进行统筹协调。
 


 

2005年6月,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会上讲话


 时针指向2007年,10年编纂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在几年内阶段性的各组开会中,发现存在有不少项目进度未完成现象,比例达50%以上。为此,81岁的戴逸心里感到很是沉重,食不甘味、寝难安枕。春节前夕,专门召开了解决项目超期问题的重要会议,研究解决办法,缓和并扭转严重的下滑的形势。戴逸分析说,除了研究进行中发现许多新问题,以及主持人生病或去世,项目管理不善和主持人投入不够应引起重视。他语重心长地提出几点想法,如逐个排查全部项目,逐个分析、解决;加强二级项目组联系人的责任;启动经济机制;增加力量,等等。戴逸的忧患意识得到大家的重视,会后各组着手进行调整。
 领衔旷世巨著后,戴逸深感编纂工程最大的挑战和困难仍是质量和进度。这个系统工程由300个项目组成,其中主体工程有160多项,非主体工程有130多个,正传中要写传记的就有3000多人物。项目制的采用,使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地1500名专家,把学术优势纳入到清史工程上来。在不断送上来的稿件中,质量尚好的占60%,但仍需要加工修改,另有40%的稿件需要重写或修改。
 戴逸的时间被会议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指挥若定,精神抖擞,满头的白发,缜密的思绪,和蔼的笑容,那股干劲连年轻人也叹服。多年来,戴逸心中一直绘着一幅绚烂图画,它不仅凝聚着心中理想,更倾注着国家与民族的自豪感。为此,戴逸经常念想到干将、莫邪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干将、莫邪夫妇为铸两口利剑,采五山之铁、六合之金,当日月同照大地,开炉冶炼却金铁不熔,于是双双舍身跳入冶炉以助火力,感天动地,终铸成传世宝剑。热爱清史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呕心沥血,在所不惜,所面对的,是自己的魂魄所寄,是自己的情感所系。虽然焚身炼剑只是神话故事,但其中所传递的敬业精神,却令人动容无比。戴逸甘愿以这种精神投入未竟之清史研究大业,带领全体埋头工作,希望能够在2012年拿出一部像样的送审稿。
 


 

2010年,在《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座谈会上


 时间的车轮向前行,在紧张的初稿审改阶段中,文献整理业已出版了8亿字的丰硕成果。2800万字的《李鸿章全集》、800册影印《清代诗文集汇编》,清朝全国的职官名录和上万科举人物的资料,清代粮价表,清代高官、商人、学者的文集日记,各种稿本抄本、谱牒、人物志、家族著述、乡镇旧志、商团档案……暗绿色封面的清史《文献丛刊》,在资料室高高的书架上,一本本整齐地排列着,向世人呈现它古老又崭新的面貌。它们凝聚着清史专家们无尽的心血,不仅为学者梳理往事、解析历史真相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抢救、保护、开发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增添了丰富的清代典籍。在已立项的65项文献整理项目中,目前已完成近半数。如遇规模较大、标点耗时,而工程又急需的文献,便采取影印出版的方式;更多的文献则是通过版本选择、校勘、标点、注释、补遗等,进行全面归整。这些成果不仅通过现代排印和影印技术出版,同时进入数字化库,做到真正的代代相传。
 在清人文集中,除了《李鸿章全集》,还先后出版了陈宝箴、汪中、黄遵宪、翁同龢、张之洞等名人的文集或全集,袁世凯、祁隽藻、章炳麟、张謇等人的文集也在紧张地整理之中。还有清人日记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清史丛刊》中的《恽毓鼎澄斋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而清史文献整理的最大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的启动,更是史无前例,《清代诗文集汇编》已全部影印出版,共800册收录包括皇帝在内的清代3400多人的诗文集4000余种,总计4亿字。《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书目,都是在清代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或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的个人诗文,囊括诗词文赋、传记碑铭、书启奏议和题跋赠序等各种体裁,非常之全面;所收书籍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出版,有些抄本、稿本经过抢救才得以面世,弥足珍贵。
 清史工程非常浩大,10年的编纂时间实在太短了。修改、打磨,再修改、再打磨,最终出版92卷本的《清史》巨著精品,是清史学家戴逸的心愿,也是每一位清史工作者的心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aiyizhuan/2022121744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