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大学迁入北平后,第二年10月与中国政法大学合并,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从此,戴逸的学术生涯都奉献给人民大学这所高等学府,虽历经磨难、坎坷,却永生不悔。
新中国刚解放,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高涨。平时除了专心于革命史专业的课程、研究及写作,戴逸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常常挑灯夜读至深夜。戴逸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他相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少年时代的戴逸读诸子百家,《庄子·养生主》给他留下奇妙的印象,庖丁那把解牛刀令他赞叹不已。“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作为历史学家,透过事物外在的现象,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对世事才能看到本质。研究历史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把锐利的解剖刀,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历史的表象探索本质,指明历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等等,以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
胡华
但是,历史总是令人困惑的。1951年,革命史组组长胡华遭到党内批判,罪状是与资产阶级勾结,因为他为私营的新潮书店组织过很多书稿出版。一夜之间,大会小会,轮番批评,再三检讨,跟胡华在一起的人也受到株连。作为组员,戴逸与同事们也要检查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他们所写的文章和书籍,内容没有任何错误。从此,在胡华领导下的一个生机勃勃的青年学术群体停止了研究及写作,不得不偃旗息鼓。
1952年,随着人民大学的发展和教学需要,人民大学革命史教研室分为两组,其中历史组独立成了中国历史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任务繁重,当时由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尹达担纲重任,却又因工作需要调离了人民大学。由于近代史的研究才刚起步,师资力量又奇缺,学院最终决定把这项教学任务交给年仅26岁的戴逸,把他调去历史教研室工作。刚开始,戴逸心里一点都没底,此前他把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马列主义理论、党史及中国古代史方面,对近代史的知识所知甚少,只泛读过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和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等书。但是面对领导和同事的信任,面对工作的需要,戴逸只有知难而上,决定一切从头学起。
纵观当时的中国史学界,可以说是近百年来的先秦史研究。先秦作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文化的源头,向来备受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相比之下,秦汉以后的历史研究关注度很低,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史研究更少,甚至不被承认是一门学问。解放初期,立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近代史书籍寥若晨星,资料也十分匮乏。这门课程原先由德高望重的尹达教授主讲,他从考古而到史学研究的治学道路令人敬佩,知识渊博、讲课风趣的他吸引了无数学生。中国近代史研究才刚刚起步,戴逸向前辈看齐,查找资料、写讲义、思考问题。由于资料缺乏,他只好花大量时间查阅原始资料,翻阅线装本。所幸的是,1952年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开始出版,后陆续出版12部专著。解放初年由郭沫若担任会长的中国史学会,致力于推进学术活动,在五六十年代组织一批史学家编辑出版了这部多卷本丛刊,对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培养科研、教学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套丛刊的出版前后跨度数十年,但为近代史研究填补了空缺。
当时,戴逸给中国历史研究班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班上课。翻开花名册,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大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不少学员年龄比戴逸大,资历比戴逸深,有的已是副教授,而站在讲台上的戴逸只是一名普通的讲师。面对艰难的教学任务,戴逸更加努力拼搏。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课内课外勤与学员沟通,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他还向前辈虚心求教,当时系里上中国古代史课的是尚钺教授,这是一位既严厉又善意、热情的导师。他总是督促和勉励年轻人勤奋钻研,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当时尚钺已年过半百,头发斑白,很欣赏年轻有为的戴逸,两人经常长谈至深夜,没多久便结为忘年交。尚钺熟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有深厚的理论造诣,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他引导戴逸在钻研理论的同时,还要重视创新,在史学研究中大胆突破框框,勇于探索,创立新说。这些宝贵的经验让年轻的讲师戴逸有很大的收获,在近代史领域中摸索前进。功夫不负有心人,戴逸的讲课终以精辟的见解、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前左刘敬坤,前右戴逸,后袁定中)
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这是建国以来正规地展开近代史研究的发轫,之后相继有孙守任、金冲及、范文澜、李新、荣孟源等学者撰文并参加了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三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和特点作了整体性、宏观性的思考和争辩,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史研究的深入。
这场争论也促使戴逸对近代史进行全面的思考。由于繁重的教学工作,戴逸在这几年里没有写过一篇论文。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他对近代史的全过程了如指掌,形成了深入而系统的看法,产生了一些新观点,这使他萌生了编写中国近代史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及鼓励。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恰好也正在组这方面的书稿,闻讯后立即向戴逸约稿。欣然接下书稿的写作后,接下来便是整理讲课讲义。虽然戴逸对近代史的框架及内容有相当的把握,但授课和学术写作完全是两个概念,相距甚远。比如,写作需要明晰课堂上一些模糊未定的概念,并且取得严谨的论证;写作需要充实课堂上简略的历史过程及细节;写作需要补充、查明、考订课堂上未运用的大量史料;写作需要规范课堂上不甚规范的语言……凡此种种,都需要长时间的读书、研究和思考。写作的灵感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感悟,日久便擦出火花,点燃使命感的进程,《中国抗战史演义》如是,《中国近代史稿》亦如是。从1956年起的两年时间里,戴逸教学之余开始写作《中国近代史稿》。写作犹如拔河,靠的是耐心和执著,戴逸利用一切时间扑在上面,开夜车甚至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在写作过程中,戴逸灵感泉涌,原计划的写作大纲被大大扩展。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农民战争,引起了戴逸的关注和兴趣。他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把手术刀,来解析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民战争,弄清楚它所经历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过程,找出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最终失败的原因。戴逸很感谢给胡华当助手的时光,那几年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心得正好派上用场。与太平天国运动相距不过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四个历史阶段。透过历史的迷雾,可以发现这两场农民革命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和类似,但其外在、内容、结局等又大相径庭,戴逸深深体会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相似性和多样性。戴逸深感历史与现实犹如时空交错,追根寻源会促进理解,他感慨对现实知道得越多,对历史的理解就会越深。当写完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浓墨重彩的篇章时,已近40万字,也只有全书的四分之一内容,因此考虑推出多卷本。
《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1958年版封面
1958年,《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年仅32岁的戴逸的首部代表作,叙述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这部专著以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态度严谨,在中国史学界脱颖而出,得到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吴晗、邓拓等史学前辈的认同与赏识,也一举奠定了戴逸青年史学家的地位。这一年,戴逸担任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的学术秘书。吴老当时已年届80,但仍扑在工作上,同时又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等职务。年轻的戴逸能在前辈身边工作,正是学习的好机会,他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吴老经常告诫年轻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吴老自认为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正是前辈们这种高风亮节的风范,使年轻的戴逸深受鼓舞,在学术道路上有一个非常高的自我衡量标准。诚如吴老所说:“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时机,奋勇前进。”①
在兼任吴老学术秘书的两年内,戴逸协助吴玉章校长完成了部分回忆录——《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在一段时期内,每周抽一个晚上,吴老口述革命经历,戴逸进行同期记录。当时还没有录音机,当然只能用笔记录。吴老的经历极其生动感人,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名、地名、时间、事件都记得准确而清楚,叙述有条理,分析深入,语言生动。无数个夜晚,时间的脚步往前挪动,历史的影像迎面扑来,听着吴老缓慢而动情的叙述,戴逸如同身历其境,只有钢笔在记录本上刷刷作响,记下吴老感人至深、且有教育意义的一生。戴逸曾经感叹:“吴老的一生永远在时代的前头,引领大众,坚定勇敢地前进。”
作为学术新秀,戴逸又挑起了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的行政重担,工作非常繁忙。1959年,戴逸受历史学家吴晗之邀,担任《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会的委员。这是一套趣味与品位兼具的普及读物,体裁多样、内容宏富、篇什短小、文字通俗,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和陶冶审美情趣为旨意,成为风行的畅销读物。1960年,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吴晗是北京市副市长兼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戴逸又任常务理事兼中国近代史专业组的组长,工作更加忙碌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运动非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一波接着一波,它直接影响到高等院校的师生。尤其是1957年的反右斗争,人民大学很多教师和青年学生一夜间都被划成右派,令人噤若寒蝉,思想之弦紧绷。当时,人民大学又开展批判尚钺学术观点的运动,这位主张治史要有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史德的史学家,瞬间被唾沫淹没,但仍保有一份实事求是的真性情。
担负着繁重的行政及社会事务的戴逸,深陷如此众多的运动之漩涡,但他从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众多的批判运动心中不解和怀疑。当然,他也无力抵制和反对整人的“运动”。戴逸人品高尚,为人宽厚,又有很深的学识修养,为全校师生所敬重,被推选为1959年全国群英会代表,以后又多次出席先进工作者会议,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同时又两次连续当选全国史学会的会长。繁重的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及社会工作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只有见缝插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卷的漫长写作。第二卷的重点是洋务运动,时间跨度大,史料庞杂,问题也更加错综复杂。做学问意味着坐冷板凳,需要大块时间,但是接二连三的运动,数不清的会议,白天黑夜地进行批判和自我批判,乃至中国历史教研室全体去山西五台进行长达一年之久的四清运动,都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戴逸仍坚持阅读、摘抄、思考、写作,即便遇到一些难题徘徊不前,迟迟不能落笔,最终还是苦思冥想地攻克了难关。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64年,戴逸终于完成了第二卷的写作,40多万字的书稿厚厚地叠堆在书桌上,散发着安静的力量。当时,“左”倾之风刮遍全国,上海学者姜铎和黄逸峰因写洋务运动的文章而遭受批判。而第二卷主要的篇幅正好是洋务运动,考虑到如果出版的话可能会引起政治风波,因此戴逸没有把书稿交给出版社正式出版,而是印了一份油印本以作纪念。戴逸想的更多的是接下来第三卷的写作,照例是披荆斩棘,一路下来写到戊戌变法,风云际会于笔尖,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aiyizhuan/202212174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