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戴逸

戴逸生平事迹《回到北京》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89 评论:0

漫长的干校生活,终于迎来了令人兴奋的一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一批又一批的干校战友整理行装,回到北京。至1973年,人民大学教职工全部返回北京。戴逸下干校时带去的一套英文版毛选,早已熟稔在胸。与毛选一起塞进行囊里的,还有沉甸甸的挥之不去的记忆。就要离开这里了,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几年猪倌生活的磨砺,使戴逸感受到人生之真实,留恋之情是难免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那种不甘于屈从的傲骨,永远凛然于内心深处。诗人牛汉写于干校的《半棵树》,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干校生活的精神写照: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到了它
 “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正是戴逸思想成熟、精力充沛的黄金时代,却遭遇命运的冲击。期间有较长时间,一直与书本绝缘,中止了历史研究工作。在干校的养猪班里,虽然身边没有书籍,虽然远离学校、远离专业,但是心中的牵挂却丝毫没有减少,清史研究之路仍在心中延伸。所幸的是,春天的气息已悄悄来临。回到北京,原中国历史教研室的教师都被分到北京师范大学,在北师大内新建了一个清史研究小组,戴逸成了这个小组的成员之一。这是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下,1972年经北京市委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中的一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另一半则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史、档案、语文、哲学、法律等系。研究小组组长为郭影秋,其他领导成员为尚钺、罗髫渔、胡华、袁定中。
 组建清史研究小组,有着郭影秋为保存研究力量的一片苦心。“文化大革命”之际,清史编纂工作及建立研究所的规划不仅化为泡影,反而成为郭影秋抵制“文革”的一大罪状。郭影秋遭受非人的迫害,身患重病。缠绵病榻之际,他仍非常关心学校的前途,教职员工的工作去向,更坚定重修清史的使命,对成立清史研究所之事始终铭记在心。虽然1970年人民大学已被明令解散,教职员工都下放江西余江的“五七干校”,但他仍向上级建议,将来如果人民大学的教师回到北京,一定不要分散分配工作,而要成建制的集中安排工作,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地集合起队伍。几年之后,这一前瞻性的建议被采纳实行,从干校回到北京的人民大学教师,都被成批、集中安排到北大、北师大、首都师大、财经大学等高校。这显示了郭影秋的高瞻远瞩,无疑为人民大学保留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郭影秋一直没有忘怀“文革”前夕,中央委托他编纂清史的任务。1972年,他刚刚解除拘押审查,又拖着病体向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建立清史研究机构,着手编修清史的建议。所幸的是,这一建议又被上级领导采纳,随后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同时决定,由郭影秋亲自挂帅,兼任研究组组长,直接领导制订研究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这样,清史研究小组就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虽然名为清史研究小组,却被批准可有40个人员的编制,是国内首家清史研究机构建制,也是此后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前身。在“文革”期间,清史研究小组得以建立,无疑为编修清史保存了有生力量,这反映了郭影秋的远见卓识,功不可没。
 清史研究小组的建立,使戴逸和志同道合的同仁得以聚集在一起,在郭影秋的直接领导下,在艰难的条件之下,开始了漫长而有意义的清史研究工作。“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在艰难险阻的时局之际,正是这样一种不甘于屈从的傲骨,使得有志于清史研究的知识分子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aiyizhuan/202212174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