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戴逸

戴逸生平事迹《共襄盛举》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38 评论:0

梦想的传递,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在历史的新时期,国家对清史研究的重视提高到日程上来。1981年,中南海邓小平办公室给中国社科院转了一封人民来信,呼吁要求编纂清史,上面有邓小平的重要批示。对此,中国社科院非常重视,专门召集了郭影秋和戴逸开会,共商启动事宜。当时,郭影秋的身体已很虚弱,听闻此情,激动得热泪盈眶,言及诸多熟稔于胸的想法。作为清史所所长的戴逸,更是提出了用心血凝结而成的编纂规划。几代学人,促膝相谈,心中洋溢着浓浓的清史情怀。及至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讨论科研规划,《清史》编纂被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后被延至“七五”规划)。1982年的秋天,在戴逸的倡导和牵头之下,首届全国清史学术研讨会终于在北戴河举行。会上着重讨论了编纂《清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气氛非常热烈。由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百废待兴,国家财政情况很紧张,没有足够的财力来编纂《清史》。同时,国内史学研究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修史的条件还未成熟。因此,《清史》编纂又一次搁浅。对此,戴逸深有感怀,弹指20年间,自己前后三次参与动议清史编纂,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深抱遗憾,可这正是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啊! 虽然时机尚未成熟,戴逸坚信离梦想的实现,肯定又近了一步。

1982年,与周谷城(左)交谈

几度春秋,在清史园地拓展的戴逸已然华发满头,却精神抖擞。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也为清史纂修铺平了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综合国力显然呈几何级增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学术繁荣。正是在1982年,国家在制定“六五”规划中,第一次将社会科学列入发展规划,《清史》编纂正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项目。当时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先后给予清史研究大力的支持。90年代末,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清史确立为重点学科,在科研经费、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目睹国家的大好形势,面对清史学界的发展,戴逸心潮起伏。盛世修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对清朝近300年的历史进行总结,传之后世,应是当代人的责任,是时候了!

2001年初,戴逸凭着一个历史学家的良知和责任感,在《瞭望》杂志上撰文呼吁:“编纂《清史》,此其时也!”紧接着,在戴逸的倡导下,4月初,《清史》编纂座谈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如期召开。参加会议的都是各研究领域卓越的学者,如季羡林、任继愈、王钟翰、王忍之、朱家溍、蔡美彪等。一眼望去,鹤发童颜的学者们陆续走进会场,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令戴逸非常感动。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学者们都对清史编纂提出很多建议,大家都认为,清史研究所清史编纂的前期工程已经做得很扎实了,学术条件、人才条件业已基本具备,当前应该大力呼吁及早推动这项工作,必须有政府的参与、支持。推动这项工作,首先要成立领导机构,同时应对编纂的一系列问题,如体裁、体例、凡例等开展讨论,更要通过媒体呼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座谈会上,有学者还谈到一个引人深思的掌故。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天晚上历史学家范文澜在窑洞外散步,正巧碰到毛泽东主席,闲谈间毛主席向范文澜提出一个问题:满族是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怎么就把华夏都统治了,并且统治了200多年,其中道理何在?我很想研究清史,可是现在我没时间。这个掌故引起学者们的共鸣与深思,其实,关于清朝的建立、统治及至走向灭亡,也是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所思考的问题,但以清史为专业的专家还是太少了。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以来,史学界的清史发展很快,各方面成就很大,只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再推进一步就可以了。座谈会济济一堂,众多学术前辈、名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意见,给予清史研究所极大的鼓舞和支持,相信大家齐心合力,努力地宣传、促进、呐喊、呼吁来推进,最后必定成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共识。

戴逸与学者座谈取得共识后,两天后又与季羡林、任继愈、王钟翰、蔡美彪等十多位著名学者联名写信,正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纂修清史的建议。仅仅一周,就收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批示,要求组织学术界进行学术论证,提交纂修可行性报告和工作方案。不久,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等中央领导也作了重要批示。当江泽民考察人民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戴逸当面向江泽民、李岚清、贾庆林等中央领导汇报了纂修清史问题。戴逸的带头呼吁,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2年8月,中央批准了纂修清史这项新世纪的重大文化工程。11月,清史编纂领导小组成立,共由14个部委组成。及至12月,成立了编纂委员会,标志着这项工程正式启动。戴逸被任命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而此时的戴逸已经76岁了。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呼吁,在世纪之初终成好事,戴逸的心情格外激动。这幅多少代、多少人描绘的图景真的展现到眼前时,戴逸更加感受到肩负的重任。想想看,将近600年以来,国家易代修史仅有四次,第一次是在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修元史;第二次是清朝顺治二年,福临下令修明史,经康、雍至乾隆才得以完成;第三次是在北洋政府时期,下令修清史,14年修了一部《清史稿》;第四次就是眼下启动的纂修清史工程,实乃百年不遇的盛举,是21世纪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一代盛典。作为历史学工作者,能够为此尽绵薄之力,戴逸深感是莫大的幸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2月 12 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戴逸很有信心地谈了五点工作展望,即建立和健全机构、组织队伍及调集人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体例规划的讨论及制定规章制度。为确保写出一部高质量的《清史》,确定主体工程是大约3000万字的书稿,时间为10年左右;同时展开基础工程,即搜集整理出版清代档案文献。从此,戴逸心甘情愿地戴上这只“紧箍咒”,与时间赛跑,与日月争辉。

2002年12月,清史编纂委员会工作会议

转眼过了元旦,元月28日,国务院组织召开由《清史》编纂领导小组、《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和部分专家参加的“《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座谈会其乐融融,李岚清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标志着《清史》编纂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作为新世纪的一项标志性文化工程,一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重大理论问题与是非问题上讲政治,讲原则,实事求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反映时代精神;既要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又要勇于进行学术创新;既要讲清中国的历史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要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避免主观臆断。最终使这部《清史》,成为一部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史料丰富、文笔生动的高水平的史书,做到思想性、学术性与科学性较完美的统一,使其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佳作。这不仅体现了新修清史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体现了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aiyizhuan/2022121743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