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戴逸

戴逸生平事迹《奔向解放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45 评论:0

1948年,不平静的暑假已过,转眼已是秋天。此时,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染红世界东方的天际。戴秉衡一心想冒险回北大,去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的同学,再找到心向往之的组织。他告别家人,悄悄地从水路经天津回到北大,找到了同学。白色恐怖之中,同学相见分外激动,大家压低嗓音,互相说着离别后发生的事情。据说,有的同学被抓进去了,也有不少同学投奔了解放区。“解放区”犹如一道闪电,使秉衡眼前一亮。由于学校里还有不少特务学生潜伏着,当晚他躲在同学宿舍里,心里默记着找到党组织的方法,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谁知,第二天在吃早餐的时候,秉衡就被人告发了,很快被国民党当局抓走了。

郑天挺先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焦急,他马上告诉了胡适校长。胡适校长对戴秉衡是很有印象的,当年秉衡刚到北大时,还拿着同乡钱昌照的介绍信去胡适家拜访过他,胡适知道这是个很优秀、很有志向的学生。后来,因为搞学生运动,要办孑民图书馆,秉衡多次去找胡适校长交涉,还顶撞起来,令校长很不高兴。只听得郑先生说,戴秉衡已经被带到特种刑事法庭。情况迫在眉睫,胡适校长二话没说,赶忙写信出面担保,说戴秉衡是个好学生,跟共产党没有关系。由于胡适的声望,秉衡被关了三个多钟头后就被放了出来,保释在外听候传讯。对此,秉衡对北大师长们的厚爱永存感激之情。

1998年,时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在台北胡适公园留影

幸运的是,被放出来的秉衡很快找到组织,组织给了他路条、联络暗号,让他去华北石家庄解放区。已是深秋,秉衡风餐露宿,一路乘车来到河北省沧县(今沧州市)。这天,秉衡来到沧县东城门,在桥上跟自己人用暗号接上了头,令他欣喜万分。接上头后,秉衡随人来到一处僻静地。在填表登记时,解放区干部告诉秉衡说:为了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你必须要改个名字,以免有事连累家人。这些时日东躲西藏的经历,让秉衡感触很深,心想自己是逃出来的,逃就是逸,就叫戴逸吧。

此后,戴逸穿越敌人封锁线,胜利来到了石家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戴逸所见所闻都洋溢着喜悦向上之情。石家庄是解放战争开始后,共产党攻克的第一座关内大城市,是党的第一个城市政权。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这块党统一领导下的华北解放区,为夺取平津战役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进一步做好了准备。石家庄的人民群众重获新生,摆脱战争带来的饥寒交迫的威胁,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安排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生活。

戴逸与很多国统区的进步青年来到解放区,亲身感受到解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石家庄浓墨重彩地创下了新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毛泽东亲笔题写报头;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建立,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起步;华北地区第一座水电站在这里兴建,神奇的电流从这里流向西柏坡和周边的兵工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在这里设立,多座天线塔分别向中国和全世界播发信号;在这里,毛泽东为新创刊的《人民邮电》题词,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同时,石家庄的安定环境为发展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批高等学府在这里成立,中国共产党自己兴办的华北军事政治大学(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等高等学校,先后在这里开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从此,戴逸与戴秉衡迥然不同,他对党的历史和发展,对马列主义理论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进入正定华北大学培训学习之后,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思想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aiyizhuan/2022121742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