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景德镇早在五代时已开始烧造瓷器,宋、元时代的瓷业已相当发达,但由于唐末至元代(包括辽、金)名窑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各具特色,竞争激烈,因而没有形成以某个窑场为中心的格局。
明代景德镇制瓷技术在宋元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假如说唐代瓷业可用“南青北白”、宋代可用“八大窑系”来概括的话,那么明代可用“一个中心”来概括。这“中心”便是瓷都景德镇。整个清代,景德镇也始终保持着中国制瓷中心棗瓷都的地位。明清时期的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瓷业中心并不是偶然,而是诸多因素共同着力的结果。
景德镇“水土宜陶”,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景德镇附近高岭村出产的高岭土是优质瓷土,洁白细腻,至今全世界的瓷土均以高岭命名,是烧制瓷器的理想原料。景德镇东北为黄山余脉,东面为怀玉山缓坡,群峰环峙,林木茂盛,为瓷窑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昌江依傍,江水可供淘洗瓷土,设置水碓,利用水利粉碎瓷石。此外,昌江江水自东、北两面流经市区,汇合后向西南流至鄱阳湖,注入长江,达于外洋,航运畅通。装载瓷器的货船可顺流而下直至鄱阳湖,转道九江、南京、扬州等地,然后销运国内外,境外的制瓷原料也可通过航运抵达景德镇。又由于景德镇北有黄山,东有怀玉山、武夷山,西有鄱阳湖的阻隔,又不处在大陆东西南北的主要通道线上,因而历代的战乱,大多没有波及,百姓得以安居,陶工得以乐业,瓷业才得以兴盛。
对外地先进技术的不断吸收,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兴旺。历史上,北方战乱较为频繁。受战乱的影响,北方居民向南迁徙。北方窑场也受影响或关或停,窑工们迫不得已也加入了南迁的行列。窑工南迁最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北方窑工大批南迁,不少人进入景德镇地区,促进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第二次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著名的汝窑、定窑、钧窑的工匠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逃到景德镇。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各处瓷窑残破,不少窑工逃到景德镇,甚至连吉州窑的大批工匠也转到景德镇。千百年来大量的能工巧匠从外地涌入景德镇,不断地充实、壮大和发展了其技术力量。
外地劳动力的不断涌进,是景德镇兴盛的又一重要因素。景德镇只是浮梁县的一个镇。据史料记载,浮梁县的土著人口,在明清时期只占景德镇人口的十分之二三,而大部分人都来自周围的都昌、乐平、波阳、余江、余干、抚州、南昌、上饶、祁门各府县,号称“五方错杂”。瓷业的发展,吸引了这些农业地区的闲散劳动力,纷纷流入景德镇谋生,使陶瓷业所需要的劳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来自不同府县的人,往往与陶瓷业内部不同的行当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近代景德镇著名的“五府十八帮”。
除了技术和劳动力的输入,还有大量资金输入景德镇,为景德镇瓷业的技术创新、扩大再生产等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输入景德镇的资金,一部分来自朝廷,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一部分来自世界各国。来自朝廷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御窑厂的生产,使御窑厂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斗彩、珐琅彩、粉彩、郎窑红、豇豆红等彩瓷和颜色釉瓷的新创。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资金主要源于景德镇瓷器的销售,这部分资金是景德镇民窑取得重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众多出土的实物证明,景德镇瓷器不仅在江西省境内畅销,而且在临近各省,如安徽、江苏也有市场,甚至销售到四川、陕西、内蒙古和吉林等地。景德镇瓷器从唐代起还远销海外,从国外获取资金。
景德镇瓷业的兴盛,还同广泛的对外联系分不开。全国许多省市都在景德镇设有会馆、商行,派驻专门人员。景德镇也在全国许多地区设庄布点,通过这些渠道沟通信息,了解行情,招揽人才,推销产品,并与海内外联系。
考古资料证明,进入明朝以后,随着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汇集在这里的优秀匠师们兼收并蓄历代各地名窑之所长,并加以发展和提高,不断创造出新的优质产品,景德镇以外的各大窑场如浙江龙泉窑、河北磁州窑、河南钧窑等生产的瓷器已无法与后起之秀景德镇的青花、五彩、斗彩及各种颜色釉瓷相媲美。景德镇凭借其优良的条件,以集大成的姿态,一举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繁多,是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窑场所不及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iqi/2022108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2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