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传奇故事

假秀才之争(原文_注释_赏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180 评论:0

清朝年间,赣榆县黑林镇有一位身材矮瘦的浪荡公子,因屡次应试不第,整日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可每当看到当地秀才们时而结一诗社、舞文弄墨,时而欢聚一堂、谈古论今,又一心想去凑个热闹。无奈身上没个秀才“文凭”,难以入伙,急得他抓耳挠腮。

一天,他终于抠出一个鬼点子来:“我若弄个秀才帽子戴上,不就能与他们混在一块儿了吗?”

当下,这小子找到爹妈,软缠硬磨,索取了十锭银子,挑了两个佣人做伴,一行人骑着毛驴,离了庄院,追星星、赶月亮,日夜兼程找到了在外县做官的姑父帮忙,花三百块银元买了个“秀才。”

打那以后,这小子自以为了不起,明明肚里空空,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每逢文人荟萃,必恬不知耻地卖弄一下;碰到乡中父老说经讲史,也得削尖脑袋钻进去,装腔作势地品头论足一番,以示自个儿才华横溢。外人见他不识好歹,索性送了他一个外号——“小假”。

一日,“小假”闲暇无事,便起了个大早,到牛王山西峰游玩。刚行至半山腰,迎面碰上一座庙宇,但见云雾缭绕,气势磅礴,再定睛一瞧,正中门楣上高悬一匾额,草书“文庙”二字,遒劲潇洒,金光闪烁。

“小假”端详了半个时辰,微微点头,正欲迈进门槛,忽闻背后响起了“咯噔咯噔”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嗬,一个大肚汉子正晃晃悠悠拾级而上,口中还念念有词。

“小假”暗自思忖道:“这人走着路嘴里还乱咕哝,想必满腹经纶,我何不趁此显露一手,与他比试比试?”于是,“小假”慌忙迎着那人施礼,手指匾额道:“先生可知此否?”那人不解所问是庙的名称,还是庙有何典放,无从回答。“小假”趋步向前,毕恭毕敬道:“倘若不晓,弟可相告,此乃‘文朝’也。”

听罢,那人已明白几分,心中嗔笑道:“白字先生,己尚不晓,连我这先父传给的秀才都不如,还在这里班门弄斧呐!”说来好笑,原来这大肚汉子是个顶替的秀才,人称“大假”。这“大假”向来就惯于逞能,一看“小假”露了马脚,便有意干咳一声清了清嗓门,将便便大腹又挺了半尺远,纠正道:“非也非也!”

这一来,“小假”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正在纳闷,又听“大假”继续讲道:“此乃‘丈朝’也。”“小假”闻听不觉大笑道:“可叹!‘文朝’二字都不识,实在可叹!”

“大假”怎甘示弱,急忙争辩道:“丈庙丈庙!”

“文朝文朝!”“小假”毫不退让。

二位假秀才争辩正酣,打山下突然冒出一位白发长者来。

说来真巧,这长者也是一位在考场上徇私舞弊混到一个亮顶子的假秀才,他因不懂装懂,好弄玄虚,人送外号“老假”。

这“老假”平日里就爱往文人堆里凑热闹、炫能耐,今日竟遇此良机,岂能轻易放过? 那脑袋犹如货郎鼓一般在空中摇了两圈,文绉绉地道:“皆非也,皆非也!”而后,他边走边吟:“文朝丈庙两相疑,吾到东庄借柳齐(聊斋),敝人非系扎天了(孔夫子),请君去问几束皮(苏东坡)。”

“小假”“大假”听罢“老假”吟诵,如坠十里雾中,一个个目瞪口呆。正待请教,“老假”已扬长而去。

后人有感而发,编出一首顺口溜,曰:“世上为人莫逞能,不懂装懂现原形,且看三位假秀才,千载耻笑遗臭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uanqigushi/202212196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