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陈俊愉传

陈俊愉《探明菊花起源》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235 评论:0

陈俊愉为了弄清菊花的起源,寻找栽培花卉形成与演化规律及途径,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在分析我国菊属植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查阅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他大胆选择了几种野生菊属植物进行远缘杂交,决心以人工合成的方式来研究家菊的起源。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1960年代,他用野菊与小红菊杂交,培育出了四倍体的北京菊,成为通往人工合成家菊大道的一个开路先锋。1979年以后,他又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生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多年在黄山、天柱山、伏牛山、大别山等地进行远缘杂交试验,培育出了一些新的“合成菊”。其中几个种间杂种在形态上酷似家菊,(其染色体2n=45-54)已跻身于家菊的行列。这些通过人工远缘杂交产生的菊花类型再现了1000多年前原始菊花的基本形态。这样的人工合成菊试验在世界上还是首次。通过长期研究,他已基本探明栽培菊花的起源主要来自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与毛华菊(D.vestitum)的杂交和随后的选育,而紫花野菊(D.zawasdskii)等也参与了菊花的形成。直到去世前一个星期,陈俊愉终于完成了专著《菊花起源》。

1947年12月29日,陈俊愉在丹麦菊花协会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的题目《中国,我们菊花的故乡》,谈了菊花的起源、栽培简史、品种分类、繁殖栽培与应用,以及花卉装饰和菊文化。这是中国人在西方的第一篇介绍菊花的论文报告。稍后,李惠林1959年在其于美国出版的《中国的园林花卉》(The Garden Flowers of China)一书中,辟有专章简介中华菊花。书中有云:“家菊全然乃中华所原产,但19世纪早期,在西方园艺界即对其成为栽培植物与早期艺菊史,进行了争议和讨论”。1976年在美国出版的权威巨著《植物第三》(《Hortus Third》Bailey,1976)中,竟这样写:“菊花,设想系一杂种(种间),包括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日本菊(C.japonense)、龙脑菊(C. makinoi)、萨摩野菊(C.ornatum)甚至或许还有其他种……很可能是中国起源”。这样,菊花原产于中国的定论,便又掀起了波涛。

菊花(Chrγsanthemum morifolium)原产我国,陶渊明(约365—427)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菊花在中国品种达3000种以上,类型丰富多样,栽培地区广袤,栽培方式多种多样,菊艺精到巧妙,育种原理与技巧精细高效,花卉装饰及多种应用花样翻新,还有丰富的菊文化和多种药用、食用价值,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不可忽略的一页。西方人士对之所知甚少。其实,中华名菊东传日本,系在公元710—784年的盛唐时期(陈俊愉,“菊花与艺菊”,1950)。这是我国菊花外传至他国的起始。

随后,日本和朝鲜(尤其是日本)成为我国菊花向西方传播的中间站。西方直接从中国引走菊花,则始自1688年。荷兰作家白里尼1689年出版的《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首次在欧洲赞颂了中国的菊花。1789年,法商布朗卡尔由中国带去三个菊花品种,但只有开紫花的大复瓣菊花一个品种成活,法国园艺学家芮马特1792年首次定名菊花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的模式标本,就取自布朗卡尔引种成活的那株紫菊花。



1950年10月,陈俊愉在武汉大学农学院观察菊花

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我们祖先所崇拜的是菊花,帝王的“帝”字就形同菊花的花蒂,经考古研究,封建帝王的象征取自菊花的黄色。

我国对菊花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成果喜人,陈俊愉感到还有不少根本问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引领潮流。

首先是菊花的起源与演化;第二,菊花品种分类问题;第三,申报菊花品种国际登录权威问题;第四,菊花产业化发展方向问题。

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菊花,五彩缤纷,“皇天不负有心人”,陈俊愉经30多年的潜心研究证明,菊花起源于中国。陈俊愉自己对此深感欣慰。他强调:

对于菊花起源的研究,有几个前提性问题必须十分准确,否则便易产生误差和混乱,国内以及国际上有关专家研究之失误盖源于此。

其一,菊花物种开始形成和以后未受其他野生菊属植物授粉干扰的较原始的菊花,即陶渊明时代及以后的老菊花品种,非中国新菊品。自18世纪初、中叶,外国菊品回流我国,近年来自日本者尤多。由于菊系天然授粉植物,种间杂交较易成功,故探讨菊花起源,只能用老品种和较原始的品种作为试材,否则便会得出菊花并非原产中国的错误结论。

其二,应当把形态学、分类学、远缘杂交试验和分子水平测试等结合起来,对结果进行综合性讨论,方可获取比较正确的结论。

陈俊愉自1961年起,带着助手和学生连续接力开展菊花起源的人工远缘杂交及分子水平测试,获得了多种不同种间杂交组合所产生的不同花色的合成菊。部分合成菊的染色体数为2n=14—54,已超过四倍体(2n=36),可列入菊花的行列。现在已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初步确定菊花是“栽培杂种复合体”(hybrid cultigen complex)。它是个高度远缘杂交起源的人工形成物种,其主要亲本为毛华菊(C.vestitum)、野菊与紫花野菊(C. zawadskii)等,经过长期天然杂交和人工选育发展而来。

中国菊花对世界花卉的贡献体现在:

(1)通过对我国天然种间杂交的长期不断选育,创造出丰富多彩、品类繁多的中国菊花品种。用我国野生种质资源间的天然杂交,经过人工选择,终于在全球花卉界创造出用中国原料(原始材料)在中国选育的世界花卉育种两大奇观之一(另一为现代月季,系欧洲人用中国原种为关键性亲本反复杂交育种而成)。现在全球菊花品种已多达30 000个,它们都是中国菊花品种的“子孙”和“外孙”。

(2)艺菊原理与技术的多样化与合理化,迄今在世界上仍遥遥领先。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平衡协调,保持脚叶由下至上不脱落,通过叶片与幼苗识别菊花品种,生长与发育期的巧妙协调,乃至各种不同栽培方式的变化与掌握。西方园艺公司尤其以菊花栽培为主营,常用重金聘请中国花师傅和艺菊能手为其指导技术与管理。

(3)中国式菊花育种原理与西方的育种理论相似而又有其特点,可以相互补充、发扬光大。早在宋代我国第一部《菊谱》(1104年)中,便可看出以培育与选择为中心的中国花卉育种原理体系,就是以菊花育种为重点对象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菊系天然异花授粉而基本自花不孕,因此,以培育、选择和天然杂交为重点的育种三大环节,既完整配套,又有以培育为“重中之重”的特色。中国式菊花乃至花卉育种体系,实乃国人通过菊花而引发的与西方育种理论相辅相成的重大贡献。

(4)中国艺菊方式多种多样,精彩绝伦。如地栽菊(小菊,尤其是抗逆性特强的地被菊)、盆栽标本菊、一株开千朵花的大立菊、悬崖菊、案头菊、菊塔、菊门、小菊盆景以及中国式切花菊等等,很多都是西方所缺乏,也很少听说过的。

(5)中国菊花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诗情画意,气韵生动,是华夏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陈俊愉菊花研究30多年历程中,刻印着他和他的团队为之奋斗的足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enjunyu/2022121473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