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陈俊愉传

陈俊愉《南京的童年时光》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91 评论:0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陈俊愉同村的安庆人陈独秀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正是这一年,陈俊愉的曾祖父过世。祖父陈超衡领着4岁的陈俊愉全家离津南下,在南京娃娃桥2号买地置屋,家里将近20亩的花园,有亭台楼阁、草坪、水池、花架。娃娃桥是南京市中心的一个巷子,闹中取静。旁边不远就是太平路。

童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彩虹,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童年又似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陈俊愉与花卉结缘,就在童年。生活在南京的大家庭中,那时家中的花园里,美丽的天使播洒着他童年的梦,让他幼小的心灵就对花卉产生了兴趣。正是这个花园培育了陈俊愉欣赏、热爱、栽种、钻研、改良乃至开发花卉的兴趣和志愿,并且把一生的心血,近百年的光阴都付予其中,在中国引领着花卉园艺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不断发展,也造就了花卉界的一代宗师。



1929年,陈俊愉小学毕业,时年12岁

禅宗六祖慧能在《六祖坛经》曰:“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缘起偈曰:“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起。”

自性就是心。诸法因缘生,诸法从缘起。因就是真心中的种子,缘就是万法产生的辅助条件。种子就在真心中,所以,可将种子的因,说成是真心。缘就是条件。比如一棵树,树的种子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而树的成长也要有外在的阳光、土壤、水分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缘。

陈俊愉说,小学校离家很近,就隔一个小池塘,小时候对种花痴迷,痴迷到一放学,回家就找花师傅,今天种什么? 怎么繁殖、上盆、扦插。种花该读哪个系? 当时我们班上无人知晓。家里人也不太了解,就专门去找,去问,到底哪个大学有这个学种花的?从小就爱好,爱好的目的除了花漂亮,另外就是逃避现实。大家庭的勾心斗角,《红楼梦》里的嫡庶之争我很能体会。看《红楼梦》,看《家》描述的,其实都很熟悉。可以说,从小就被花草吸引住了,我要学种花。有这样的经历,才有可能读金陵大学这种所谓贵族学校。但是金陵大学教学要求是很严的,而且当时读园艺学的人很少。在做选择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更多的人要么选很实用的学科,要不就直接救国救民。就园艺学而言,去学的人都是因为兴趣爱好。陈俊愉一是兴趣,二是家庭环境使然,与大自然打交道感到欣慰、感到自在、感到甜美。

的确,自然界的美不仅仅依附于“人”的欣赏,其自身就具有无限的意蕴,成为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的真正独立的审美对象。人们亲近自然,将孤独寂寞的心灵寄托于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从中得到安慰和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形成主客两忘,物我如一的认识模式。“物”与“我”不再是对立的、异己的;“物”不再只是“人”的衬托、喻体、背景。人与自然从陌生逐渐有了息息相通的灵性。诗人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其实,陆游的心目中,自己就是一树人性化的梅花。弘一法师也有同样的境界。丰子恺有《弘一法师的三层境界》一文,将人的生活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属于信仰层次。美是普遍的,作为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会感知美。人是在美的感知中生活,即使自己不知道这已经进入美学,而实际是在美的范畴中生活。美从内心缺失才会感觉到世界是无味的。美是心灵的,是精神的,是生命的滋润者,是爱的源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enjunyu/2022121473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