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陈俊愉传

陈俊愉《和国家图书馆老馆长任继愈的情谊》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74 评论:0

自打1950年代陈俊愉从武汉调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后,国家图书馆就成了他事业之路上不可缺少的挚友。

小台历记录着陈俊愉和任继愈的情谊,记录了他和老馆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密接触的故事。

那是2008年12月8日,寒风凛冽。一大早,专车在接他和王元院士后,径直向国家图书馆驶去。走进绿厅,一股和风扑面而来。央视举办的首届“大家谈”活动在这里举行,出席的嘉宾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家,最年长的是老馆长任继愈。陈俊愉坐在任继愈和冯其庸的中间,脸上灿烂得像朵花。

此前在一些场合,他曾和任继愈有过几次接触,但如此密切交往还是第一次。当时任继愈已身罹绝症,但依然精神矍铄。每位大家各谈了20分钟,还留下了墨宝。陈俊愉回忆说,任老闻名遐迩,但十分低调,讲话很谦虚,一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学问,“任老的学问深啊! 当了8年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使国家图书馆更上了一层楼。新馆长詹福瑞也在场,使人感到国家图书馆事业后继有人。”

主办方专门制作了2009年的台历。10位与会大家的照片和简历印在其上。加上两张合影,正好每个月一张。陈俊愉十分珍惜这本《少长咸集》,一直摆在显眼的地方。令人惋惜的是,台历刚刚翻到第七张,任继愈就驾鹤西去,留给陈俊愉无限的怀念和惆怅。陈俊愉说,今后如果再聚,我就年纪最长了。

说起国家图书馆对他事业的帮助,陈俊愉深有感触。他说,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离开了图书馆,简直不可想象。他本人曾从国家图书馆借过158个国家的宪法。

陈俊愉是我国倡导评选新中国国花第一人,早在1982年就在《植物》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的观点是,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哪能没有自己的国花。

1987年,怀仁堂开会商议国花之事。一位领导发问,确定国花到底该谁说了算?陈俊愉一下子怔住了。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心里也没底儿。散会之后,他挤上公共汽车去了国家图书馆。打那以后,他隔不了几天就跑一趟国家图书馆。每次都抱回六七本厚厚的宪法,一页页地研读后再去借。前后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他一共翻阅了158个国家的宪法。

他搞清楚了两个虽然基本但很重要的问题:其一,各国的国花都不上宪法。不同于国旗、国徽、国家法定的语言,国花的确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国家讨论决定;其二,通过评选国花,激发人们爱国爱花的热情才是根本目的。

1988年他又在《园林》第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以梅花、牡丹为双国花。又是20年过去,国花还是一桩悬案。他手边的一本《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09年第7期),首篇又是他撰写的文章。他在2009年的芒种节气那天,写下了《确定国花是对国庆60华诞的最好贺礼》一文,再次阐述了评选国花的意义和推举梅花、牡丹的理由。文后还附了103位院士的签名。

陈俊愉说,图书资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中国历史悠久,图书浩如烟海。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到国家图书馆寻求帮助、寻找答案。

在一次日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陈俊愉受了刺激。日本人造园的设计思想承袭了中国南宋张镃的《梅品》,按照这本世界上花卉赏识最高水平的著作中描述,造出了“踏雪寻梅”等一个个景点。“外国人当宝贝的东西,我们连读都没读过。”回国之后,他就带着学文学、美学的儿子陈秀中去了国家图书馆。

当时,国家图书馆还在北海后门对面的老地方。他和陈秀中跑了好几次,借阅了《梅品》的七八种版本。在他的指导下,陈秀中对全书进行了翻译并加了注释,还将他的主要观点写成了论文。他说,虽是亡羊补牢,但向国人推介我国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是颇有意义的。耄耋之年的陈俊愉已是国际梅品种登录权威,还在刻苦用功修订和编撰中英文对照的新版《中国梅花品种图志》。

陈俊愉在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国外进口书单上,看到了一本英国人写的书。他赶紧借来一看,记录的是两三百年来英国人如何应用中国的奇花异草。“外国人对我们的研究很深很透,而我们却知之不多或不屑传承。”陈俊愉深感忧虑。他透露,2009年底之前,争取完成《菊花起源》一书,用确凿的事实纠正某国同行“菊花不是中国原产”的谬误。

年迈的陈俊愉,已经很难再去国家图书馆借书了。但他对国家图书馆依然一往情深。他希望国家图书馆能推出一些举措为老科学家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推介新书、古籍和好书,多做些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国家图书馆、走进国家图书馆、利用国家图书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enjunyu/2022121472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