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陈俊愉传

陈俊愉《创立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体系》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96 评论:0

花卉品种分类是花卉选种育种的基础。花卉品种分类的标准,各国一般仅以形态性状为根据。在我国古代亦沿用形态如花色、花型、重瓣性等来分类。陈俊愉根据自己多年研究梅花的经验,认为梅花的品种分类系统不能仅依靠形态标准,还要以品种演化程度与之相结合形成二元标准,才能正确反映进化的规律。1962年《园艺学报》第一卷第3、4期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中国梅花的研究Ⅱ——中国梅花的品种分类》,形成了我国花卉品种分类新系统的雏形。这一新系统的特色,在于它既主要根据进化观点,考虑各系、类、型、品种形成与演化的关系,又适当结合观赏形态及栽培应用进行分类。两者兼顾,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称为“二元分类法”。继之,他又通过对梅花品种的研究不断改进,终于在1989年提出了中国梅花品种分类修正新系统,把所有梅花品种按种型分为三个系,按枝姿分为五类,再按花型、瓣色、萼色分为16个型。于是,完整的、饶有中国特色的花卉品种分类新系统就此问世。这一新分类体系具有科学性强、明确适用、留有余地,又可指导生产、预测育种结果等优点。因此,新系统一经问世,就被广大花卉专家采用。目前,我国很多名花的分类系统都是按照这个分类方法进行的。从而形成了花卉品种分类的中国学派,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虽然现在国际园艺学会在品种分类上有了新的体系,但对于栽培历史悠久,起源复杂的中国名花,陈俊愉的分类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944—1945年,陈俊愉参加了在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对联合国救济总署支援我国的蔬菜种子的区域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所以他对国家有关学科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国际的差距心里很清楚。

1962年的一次会上,陈俊愉提议将10种中国传统名花列入国家科学研究长远规划。参会的梁思成质疑道:“梅花、牡丹还值得兴师动众来研究吗?”陈俊愉用陶渊明的诗作答:“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梁思成听后不作声了。想必痴迷于中国传统建筑斗拱的他,终会理解痴迷于梅花的陈俊愉。

关于“二元分类”陈俊愉曾有概要而精到的叙述。

中国花卉品种的二元分类,1962年,我们首先提出:“主要根据进化的观点,同时也须结合园林栽培应用上的需要。这是梅花品种分类的基本原则,也可在其他花卉的品种分类研究中结合具体情况推广应用……用枝条姿态作为梅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花型作为第二级标准,再参照其他各级标准,初步提出了中国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建议……”周家琪先生则以牡丹、芍药为对象,指出:“花型的演化可以明确划分为两个系统,即雄蕊瓣化(楼子类)和花瓣的增加(千层类)。这两个系统的花型都是在单瓣型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从低级花型到高级花型。”

楼子类的花型如金蕊型,千层类的花型有荷花型……尽管当时均未明确提出“二元分类”之名,却已经在实例中渗透了其基本原理。应当说,中国花卉品种二元分类体系,就是这样由陈俊愉、周家琪共同创立起来的。

正式提出“花卉二元分类”,是在该体系初创之后30年,陈俊愉、包满珠两位教授提出“中国梅花主要系、类、组、型检索表(1991)”和“中国梅系、类、组、型分类检索表(1992)”,并指出:“应用了观赏植物‘二元分类’原理(演化关系为主,形态应用为辅,二者兼顾),实行4级……分类”。后来,陈、包又在包括323个品种“中国梅1996年二元四级分类统一体系”中,将“系Series改称系统Branch,组Section改成群Subgroup,以避免与野生植物的分类单位相混淆。至于类Group与型Form,则维持不变”。

在牡丹、芍药品种分类上,亦经若干补充与修改。在周家琪对之按二元分类原理提出其体系后,主要更动之处有五:(1)普遍认为几类牡丹品种群是多种起源,而非以前认为是单种起源。(2)洪涛等1992年起发表、更正了几个牡丹种,其中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杨山牡丹(P.ostii)等已获得公认。(3) 现在多认为中原牡丹品种群以矮牡丹(P.suffruticosa var. spontanea)为主要野生原种,并有紫斑牡丹和杨山牡丹血统在内。(4)还有以紫斑牡丹为主要种源组成的西北(甘肃)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种源待查),以杨山牡丹为主的江南牡丹品种群和以黄牡丹(P.lutea)、大花黄牡丹(var. ludlowii)以及以之为主要种源的黄牡丹(杂交)品种群。(5)在周家琪花型分类基础上,李嘉珏、秦魁杰进而对牡丹分类提出修正方案:Ⅰ单瓣类:a.千层组:单瓣型、荷花型、蔷薇型;b.楼子组: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Ⅱ台阁花类:a.千层组:初生台阁型;b.楼子组:彩瓣台阁型、分层台阁型、球花台阁型。

1962年起,“二元分类”在很多名花中逐渐推广应用,收到良效,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花卉品种分类新学派。如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um)的品种分类,国内也众说纷纭,体系甚多。一般认为《中国作物遗传资源》(1994)方案较好。在小菊系(统)中,设6个花型(平瓣型、蓟瓣型、匙瓣型、蜂瓣型、管瓣型、小桂型);大中菊系(统),设16个花型(宽瓣型、荷花型、芍药型、反卷型、莲座型、卷散型、舞莲型、圆球型、圆盘型、翎管型、松针型、垂珠型、舞环型、龙爪型、毛刺型、大桂型)。同样,菊花的分级层次适当(三级):一级标准为种源组成。以野菊(D. indicum)为主要成分的小菊系统,列在大中菊系统之前,表示演化地位较低,染色体2n=4x—6x+2(36—56),而以毛华菊(D.vestitum)为主要成分的大中菊系统,则因演化层次较高而列较后,染色体2n=6x-2—8x+3(52—75)。二级标准是“花瓣”,如小花分列舌状花(居前)、筒状花(居后)两类。最后,以“花型”(头状花序)作三级标准。科学与适用,这就构成了较为合理的中国菊花品种二元分类体系。

我国丰富多彩的荷花品种已按二元分类法分为三系、六群、14类和38型。

中国莲系(统)是主体,分大花、中小花两群。大花群又按花瓣分单瓣、复瓣、重台、千瓣等类;每类再按花色分型。中小花群出现较晚,也按花瓣分类;分型同大花群。美国莲系原始种,类型极为简单。杂交莲系(统)近年始有之,分大花群和中小花群,前者以单瓣类为主,后者又分单瓣、复瓣、重瓣等类,再各分不同色型。

再如山茶,我国约有300多个品种,多具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雌蕊演变、萼片瓣化等形态,概分为单瓣、复瓣、重瓣三类12花型。

通过历史、考古等研究途径,来探求花卉不同系统、类(群)、型的出现早晚及其演化轨迹;有时还要与可信的诗、词、歌、赋、故事、绘画、雕刻、碑碣、古树、名木及地下发掘物等参照印证,来探觅科学事实。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江南先民即已采摘、应用野梅子。如在上海青浦崧泽,通过1961—1976年的地下遗址发掘,就有表面具小孔的梅核碎片出土。这是典型的梅之特征。该土层出土遗物经放射性碳素测定表明,梅核等系距今(1996)5226—5906年前之故物。我国开始食用梅子的历史,从古至1975年已有3200多年(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梅核),1996年的测定则推前了至少2000年,即距今约5000—6000年。在古代书、文、诗、词中,查出汉代已有江梅、宫粉型等梅花栽培,唐代始见朱砂型,宋代新增绿萼、玉蝶、早梅、黄香等梅型。

从古树调查中发现元代始有台阁梅属真梅系统直枝梅类。属杏梅系统的杏梅,最早确切的报道见于宋·范成大《梅谱》。而真梅系统的龙游梅类、垂枝梅类,迟至民国时代(1912—1949)始初见之。至樱李梅系统的美人梅型,则是由法国人用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Pissardii”)与宫粉型梅花杂交选育而成(1895)。1987年,我国才由美国加州Modesto莲园黄国振处引至北京。通过以上这些考证与分析,可对梅的开始应用及梅花不同系统、类(群)、型的出现早晚,有所了解。一般分化愈晚,变异愈带根本性,其演化地位愈高。

通过引种驯化、实生选种及杂交育种表现,探索各系统、类、型间的演化关系。如1953年在武汉春播‘粉皮宫粉’梅核,1957年春得一株始花,瓣多而花心具台阁(‘珞珈台阁’梅)。可见台阁变异可从非台阁品种梅林中脱颖而出,不过几率特小而已。又如在约1000株1958年春播‘沅江骨梅’(果梅品种,开白色单瓣花)天然授粉实生苗中,1964年选出一株开重瓣白花而抗-19℃低温的新品种‘北京玉蝶’。可见梅花确实由果梅分化而来。自从1980年代品种间杂交育种中,发现以‘朱砂’品种为父本时,其典型性状(枝内新生木质部淡暗紫,萼酱紫,花紫红)较难在杂交后的子一代中表现。如‘江南台阁’系从‘小宫粉’与‘江南朱砂’后代中选育,‘磨山宫粉’则由‘残雪’与‘小宫粉’与‘江南朱砂’杂交后再杂交的子一代中选出。在《中国梅花》所记垂枝梅新品种中,竟有‘粉皮垂枝’等4个品种乃由‘残雪’实生选种而来。可见‘残雪’是个遗传“垂枝性”很好的母本,而“垂枝性”较容易在杂交后的子一代中显现。

随着技术的进步,克服了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某些微观形态和生理指标,如花粉粒及其表面形态,叶表皮细胞形态、染色体数和核型分析、同工酶指标、数量及分支分类,以及分子系统学技术,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可与历史考古、育种试验等所获结果相互核对。如康素红、包满珠等1997年在《园艺学报》上发表《梅花品种分类的花粉形态学研究》一文对三个系(统)60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将梅花花粉分六大类,对观测结果作出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论是:“……花粉形态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梅品种的亲缘关系”,“孢粉学证据基本支持传统的二元三级分类系统”,“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要求中国花卉品种二元分类体系逐步完善并扩大推广。这一代表中华学派并饶有特色的新体系,正有其光辉的发展前景。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enjunyu/2022121471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