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禅学思想·《五灯会元》之误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3日 阅读:130 评论:0

《五灯会元》将《传灯》之无着与《宋传》之无着合而为一云:

杭州无着文喜禅师,嘉禾语溪人也。姓朱氏。七岁依本邑常乐寺(今崇福也)国清出家剃染。后习律听教。属会昌淘汰,反服韬晦。大中初,例重忏度于盐官齐峰寺。后谒大慈山性空禅师。空曰:“子何不遍参乎?”师直往五台山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师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应声出迎。翁纵牛,引师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 师无对。师睹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师子往来,忽有白云自东方来,覆之不见。时有沧州菩提寺僧修政等至,尚闻山石震吼之声。师因驻锡五台。咸通三年,至洪州观音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尝现于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一日,有异僧来求斋食,师减己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己回施。”仰曰:“汝大利益。”后旋浙,住龙泉寺。……钱王赐紫衣,署无着禅师。(《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十一套第二册,第166页)

是合糅《宋传》与《广清凉传》《传灯》,更加上文殊现于镬头一语者。教僧与禅僧混淆,不免有无视时代相违之失。克勤拈评第三十五则,亦堕此讹谬。勤可谓于史缺一只眼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chanzong/202212222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