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布基纳法索

布基纳法索·1919—1945年的上沃尔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300 评论:0

1919年3月1日,法国政府颁布法令,建立“上沃尔特殖民地”,属于法属西非大总督府管辖。法国派驻瓦加杜古的上沃尔特总督受达喀尔的大总督领导,是“法兰西共和国权力的代理人”。他除了有权颁布法国政府的法令外,还有权在上沃尔特制定任何规定。在总督下面,设立政府委员会和各个地方行政区。上沃尔特的东部和北部被划分为7个区:瓦加杜古、库杜古、卡亚、滕科多戈、法达恩、古尔马和多里;西部则划分为4个区:博博—迪乌拉索、徳杜古、加瓦和巴蒂埃。法国就是利用这些行政机构,在上沃尔特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

法国殖民统治时期,上沃尔特的居民都属于“法兰西的臣民”。他们没有公民应该享受的权利,却承担着各种义务。他们除了必须在法国军队中服兵役外,还要无偿地服劳役。劳役的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为殖民当局修筑公路和铁路,建造和维修各种建筑物,为殖民者种植花生、棉花等出口经济作物。此外,还有所谓的背负制。这种制度就是,殖民当局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征用男劳力,让他们背负武器和行装,长途跋涉。往往一去数月,吃得很糟,处境悲惨。服这种劳役的人,实际处于奴隶的地位。

为了满足殖民地行政管理的需要,法国殖民当局对当地居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这种剥削和掠夺之重,从殖民当局历年制定的预算上就可以看出。法国在上沃尔特的预算增长是很惊人的:1920年为500万法郎,1921年为580万法郎,1927年为1827.4万法郎,1930年上升到2640万法郎,1932年达到3600万法郎。沉重的捐税负担压在人民的身上。为了缴纳捐税,老百姓只得被迫卖掉农产品、牲畜和首饰,有的人甚至把未成年的孩子也抵押出去,否则就要坐牢或者挨皮鞭。农民不是逃亡,就是公开反抗。

1932年9月,法国殖民部制定一项法令,取消上沃尔特殖民地。1933年1月1日起,上沃尔特的领地被划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包括瓦加杜古、库杜古、滕科多戈、卡亚、加瓦、巴蒂埃、博博—迪乌拉索和徳杜古的一部分)划归象牙海岸,一部分(包括亚唐加和徳杜古的另一部分)划归法属苏丹(今马里),其余的部分(包括古尔马和利普塔科)划归尼日尔。于是,整个上沃尔特遭到肢解。

法国对上沃尔特的肢解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当时,形式上仍然保留着的莫西皇帝孔纳巴二世曾写信给法国殖民当局,反对法国的分割计划,可是毫无效果。直至1938年1月,法国才在瓦加杜古建立行政区,称“上象牙海岸”,派驻一个高级行政官,但是仍由象牙海岸的总督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在上沃尔特招募了1000多名士兵,开往前线参战。上沃尔特人民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孔纳巴二世以为提供了大量士兵和做出种种牺牲,应该可以得到补偿。因此,1941年9月,他写信给法属西非大总督布瓦松,希望重建上沃尔特。然而,布瓦松很快就回信予以拒绝。1942年3月,孔纳巴二世去世,其子吉巴继位,称“萨加二世”。他和其父一样,希望重建上沃尔特。

1942年11月,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法属西非大总督布瓦松被撤职。萨加二世同戴高乐的“战斗法国”取得了联系。1944年1—2月,戴高乐在布拉柴维尔召开会议,目的只是为了动员法属非洲殖民地支持法国,并没有表示将要放弃法国的殖民统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bujinafasuo/202212146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