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独立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阅读:291 评论:0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社会所固有的内向性依然如故‍‌‍‍‌‍‌‍‍‍‌‍‍‌‍‍‍‌‍‍‌‍‍‍‌‍‍‍‍‌‍‌‍‌‍‌‍‍‌‍‍‍‍‍‍‍‍‍‌‍‍‌‍‍‌‍‌‍‌‍。虽然澳大利亚朝野对澳大利亚的国防和外交缺乏独立自主的状况多有抨击,“战争不可避免”的言论也日益增多‍‌‍‍‌‍‌‍‍‍‌‍‍‌‍‍‍‌‍‍‌‍‍‍‌‍‍‍‍‌‍‌‍‌‍‌‍‍‌‍‍‍‍‍‍‍‍‍‌‍‍‌‍‍‌‍‌‍‌‍。比如,休斯在悉尼市政厅发表演说时警告:“如果我们不加强力量,那就只有灭亡‍‌‍‍‌‍‌‍‍‍‌‍‍‌‍‍‍‌‍‍‌‍‍‍‌‍‍‍‍‌‍‌‍‌‍‌‍‍‌‍‍‍‍‍‍‍‍‍‌‍‍‌‍‍‌‍‌‍‌‍。”但总的说来,整个澳大利亚社会还是沉浸在“偏安一隅”的气氛中。30年代后期,日寇肆虐中国,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蠢蠢欲动,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而此时澳大利亚人关注的却是养老金等社会福利问题。1939年4月,孟席斯当选联邦总理,他在就职讲话中不无忧心地强调了太平洋地区对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我们是太平洋地区的强国之一,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抱负将永远得不到实现……我们不是附庸,我们在太平洋上没有次要的利益,我们所有的利益都是首要的。”澳大利亚著名外交家H.V.伊瓦特感慨地写道:“澳大利亚社会的文明是基于遥远的欧洲传统。但是,当我们的地理位置已显示出我们社会和政治概貌的地区性特征时,……那就需要一场战争,迫使澳大利亚民族能充分地认识事实,即他们的责任和权利在于它是一个主要的太平洋国家。”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2日,当英国的最后通牒送交德国时,澳大利亚联邦总理孟席斯声称:“我们与英国在一起!"9月3日上午8时,英国对德国宣战。9时15分,孟席斯对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澳大利亚也进入了战争状态。”就澳大利亚而论,从此时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如同当年加盟八国联军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澳大利亚作为英国的一部分介入了战争,是在为英国而战,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将参战的三军指挥权依旧拱手交给英国。在英军统帅部的指挥下,澳军战绩卓著,前线的捷报在澳大利亚国内激起人们的自豪和热情。但是,那毕竟是一场在远方的战争,澳大利亚人是怀着传统的“母国情结”和对希特勒侵略行径的义愤而投入战争的,可是,在具体行动上,他们除了听命和追随英国外,“没有人能够知道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所采取的步骤也莫衷一是”。

大战爆发后,不少澳大利亚人眼看着英国的节节失利和处处被动,“担心会使澳大利亚处于危险的脆弱之中”。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身处危难之时,仍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日本“大规模”地进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将会舍弃地中海,牺牲除了英伦以外的所有利益前来予以援助。然而,丘吉尔的这一承诺是基于他认为日本的进攻矛头是指向亚洲大陆,而不是西南太平洋的判断的。同年10月,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新加坡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将新加坡作为英联邦国家的防务中心和在马来亚加强防务力量。为此,澳大利亚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前往上述地区布防,担任执勤任务。1941年12月2日,英国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却敌号”驶入新加坡,组成了新的远东舰队,以向日本显示威力,澳大利亚人为之振奋。然而,新任联邦总理J.柯廷表示对新加坡的防务能力持怀疑态度。“珍珠港事变”后,现实不幸让柯廷言中:澳大利亚只有天然屏障,但没有有效的防御体系。

对澳大利亚来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澳大利亚本土从未如此接近战争。如果说远赴欧亚非战场作战是效忠英国的话,那么太平洋上腾起的战火则直接威胁到澳大利亚自身的核心利益。紧接在袭击珍珠港之后,日军在马来亚和菲律宾登陆,对新加坡形成钳形攻势。12月10日,“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在日本空军的狂轰滥炸下葬身海底,“英国的远东舰队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到12月底,日军已作好渡海占领新加坡的准备。新加坡这个曾被誉为“不可攻破的基地”原本预计可坚守半年,但在该地固守待援的英军仅抵抗了十天就在1942年2月15日因战败而投降了,许多澳军官兵沦为日军的俘虏。澳大利亚社会将新加坡的陷落称为“澳大利亚的敦刻尔克”。

新加坡陷落后,澳大利亚孤零零地裸露在日军面前。2月19日,日本空军首次轰炸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空袭虽然没有造成多少损失,但却震撼了人心。5月31日,三艘日本潜艇进入悉尼港,击沉一艘澳大利亚的海军修理舰。一周后,日本潜艇再度炮击了纽卡斯特和悉尼。尽管这些袭击与同时发生在欧亚等地的战事相比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但是,澳大利亚的宁静毕竟被太平洋上的炮声破坏了,澳大利亚国土首次遭遇炮火袭击,澳洲自然而然被划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南太平洋战区。人们目瞪口呆地注视着眼花缭乱的变化,现实迫使澳大利亚人走向名副其实的自立与自主。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中,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摆脱不了军事形势的影响和制约。空前的外来威胁和孤立无援的境地使澳大利亚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社会舆论而言,战斗的目标由拱卫英国的利益转变为保卫澳大利亚的生存;就政府决策而论,由依赖和听命于英国变更为根据自身利益来进行抉择。柯廷在1941年12月29日的新年咨文中阐述了澳大利亚的国策:“我毫不保留地明白指出,澳大利亚指望着美国,但是这对我们与联合王国的传统血肉关系丝毫也没有损害,我们知道联合王国面临的问题,我们知道不断存在的侵略威胁,我们知道力量分散的危险,但我们也知道澳大利亚可能垮台而英国依然可以持续下去。因此,我们要决心不让澳大利亚垮台,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拟定一个以美国为关键的计划,它将增强我国的信心,使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直到战争的浪潮向敌人反扑过去。”也就是在12月,澳大利亚径直向日本宣战。

这篇咨文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关注,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基本国策转变的一个信号和转折点。丘吉尔大为恼怒,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不触怒英国,向澳驻美公使声称美国无意讨好澳大利亚,但是,澳美之间的军事合作随之全面展开,特别是在新加坡陷落后。美军将领D.麦克阿瑟从战略地位和价值的角度考虑,认为:“……太平洋进攻行动的最有利的路线应该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经过新几内亚到棉兰老岛。”在澳大利亚,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对此表示支持,拥护政府联合反法西斯力量共同迎击日本的决策。因此,“新加坡的沦陷为澳大利亚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反对党领袖孟席斯一方面认为柯廷的咨文是一个错误,使用“荒谬”“危险”“愚蠢”等辞藻对柯廷政府大加抨击,另一方面又向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记者解释:“为了对付日本的侵略威胁,澳大利亚现在必须依靠美国,而这并非标志着它对英国效忠的减弱。”

1942年初,针对太平洋战场上的严峻形势,联邦政府宣称:“澳大利亚政府认为维护本身的安全是它的第一责任,而不能指望不列颠会在太平洋上拥有更显著的作用。”基本国策的一反常态意味着传统的转变,把维护母国的尊严改变成了保卫澳洲的安全,是严酷的现实使澳大利亚人在思想和感情上有了这般重大的转变‍‌‍‍‌‍‌‍‍‍‌‍‍‌‍‍‍‌‍‍‌‍‍‍‌‍‍‍‍‌‍‌‍‌‍‌‍‍‌‍‍‍‍‍‍‍‍‍‌‍‍‌‍‍‌‍‌‍‌‍。其在行动上表现为澳大利亚人决心保卫澳洲大陆,并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坚持维护国家独立地位的前提下,采取联合美国共同抗击日本的方针。从这时开始,澳大利亚社会发展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自身自主性的加强和对英国依赖性的减弱,它展示出的形象俨然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不仅是尾随英国其后的小伙伴。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在新闻节目之前不再播送《英国掷弹兵进行曲》,而是《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

基本国策的变化首先在国防和军事方针政策上显示出来,为澳大利亚而战斗成为基本国策的基调。2月15日,鉴于本土仅有20万战斗力不强的武装人员,国防兵力严重不足的状况,柯廷接受了澳军总参谋长斯图迪将军的建议,要求丘吉尔允许驻扎在中东的澳陆军第六师和第七师回澳,以加强澳洲防务。可是,丘吉尔联合罗斯福执意要将这两个师派往正在激战的缅甸。柯廷则坚定地声称新加坡保卫战的失败将被视作“不可原谅的背信”,坚持要将这两支澳军撤回本土保家卫国,而不是去参加缅甸保卫战。2月22日,丘吉尔恼怒地对柯廷说:“我们不能想象你竟会拒绝我们的恳求,同时也是美国总统的恳求,要求把澳大利亚的主力师调往缅甸以挽救局势。”而柯廷口气坚定地回答:“澳大利亚的外围防御正在迅速消失,我们的弱点已经完全暴露了。”最后,丘吉尔让步,令英国海军护送澳军回国。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澳大利亚人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与英国分庭抗礼,表明澳大利亚收回了对澳军的指挥权。不久,柯廷又决定将仍在中东作战的第九师调回本土,但因北非战役吃紧,该师直到1943年2月才班师回澳,接着就转战新几内亚战场。回国的澳军受到国内同胞的盛情欢迎。也因如此,澳大利亚人的情绪逐渐稳定,士气也大为高涨。一位澳大利亚小店员在给英国友人的信中写道:“我敢肯定,如果敌人胆敢入侵,我们一定会好好地教训他们一顿。”

与此同时,为了联合美国抗击日本,澳大利亚以完全独立国家的身份,主动与美国联系,这正中美国下怀。1942年3月,按照罗斯福的指令,从菲律宾败退撤出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澳大利亚落脚。4月,他接受澳大利亚的建议,将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立在墨尔本。经谈判协议,澳大利亚政府与其他盟国政府认可他为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澳军总司令T.布莱梅出任战区副总指挥官。澳美军事合作由此形成。5月,在珊瑚岛战役中,美澳军舰联合击退了日本海军,日军对南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威胁由此被解除。从此,澳大利亚不仅在西南太平洋上全力与日本作战,而且充当了盟军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这既使澳军成为维护本国和本地区安全的劲旅,又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一员。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军事战略上抛开了英国。

在澳美的军事同盟中也存在冲突和矛盾,有时还十分尖锐和激烈。根据双方协定,布莱梅的地位和权限仅次麦克阿瑟,负责指挥战区内的全部陆军,但实际上,他得到的仅是一个荣誉职务。自高自大的麦克阿瑟根本不把布莱梅放在眼里,拒绝了罗斯福关于在战区司令部里任命澳方高级军官的建议。这造成了澳美司令官之间一直关系紧张,这又势必影响到各级官兵。还有许多日常琐事也时常是引起矛盾的起因。比如,在炎热的酷暑季节,当澳大利亚人连一块冰块都买不到时,美军军官却在用冰镇过的水洗澡;澳美官兵的工资差别很大,令澳大利亚军人大为不快;美军对澳大利亚人反对黑人军人的进入很恼火,声称:“如果你要帮助,那么你就得接受给予你的一切”;等等。两军下级官兵之间的口角和殴斗频频发生,最严重是冲突是发生在1942年11月26日晚的”PX仓库事件”,导致1名澳军士兵丧生,20多人受伤。

从这一系列上上下下的矛盾和冲突中,可看出澳大利亚军人的思想感情较前产生了变化。以前,他们怀有效忠母国的观念和为英国而战的心情,因此理所当然地听命于英军的指挥和安排。他们时常仅是英国用于渲染帝国气势的点缀,对此,他们非但不抱怨,反而引以为荣。可是,今非昔比,现在的澳大利亚人(尤其是澳大利亚军人)虽然自知战斗力大为逊色于美军,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军队和军人,他们已有了要与美军平起平坐的要求和愿望,民族的自尊和国家的荣誉使他们不再甘当摆设。

虽然布莱梅因麦克阿瑟屡屡忽视或拒绝他的意见和建议而大为不满,甚至是愤怒;澳大利亚民众也因澳军常常被派去打一些难打而又不引世人注意的硬仗而对美国多有抱怨……但是,两军联合抗日的方针从未改变,两国政府也总是以息事宁人的态度,调解彼此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太平洋战争中的珊瑚岛战役、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就是在基于澳美联盟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三场战役的胜利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由战略守势和对峙转为战略进攻。在随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全线反攻中,布莱梅统帅的澳军作为盟军的一部分,主要在新几内亚一带作战,逐步控制了新几内亚北部海岸,为盟军进攻菲律宾扫清了道路。在收复菲律宾后,盟军矛头直指日本本土,澳又投入了七个师的兵力,协同美军作战。

除了直接参战外,澳大利亚承担了为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的盟军提供军需后勤服务的任务,成为盟军在西南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和物资供应站,先后有100多万美军在澳大利亚驻扎。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整个战争中,澳大利亚的给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陆、空部队……都是自给自足。”在战争期间,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澳大利亚提供了价值3亿澳镑的物资和服务,而澳大利亚的回报则更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这个人口仅为700多万的国家里,有50多万人走向前线,共计损员237749人(阵亡33826人,负伤180864人,被俘23059人)。虽然从1942年起,大部分澳军被调往太平洋战场,但仍有数千澳陆军官兵在北非和欧洲战场征战。澳空军则主要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作战,有5116位空军人员在同德、意交战中牺牲或被俘,而在同日本作战中的伤亡数是1331人。在整个战争中,澳大利亚军队在对德作战中战斗损员27204人,在对日战斗中损员46020人,而非战斗损员共计164525人(死亡6875人,负伤157650人)。另外,还有无法计数的大量人员从事军工生产和军需供应。

总而言之,澳大利亚不仅为打败法西斯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维护住了自己的国家安全‍‌‍‍‌‍‌‍‍‍‌‍‍‌‍‍‍‌‍‍‌‍‍‍‌‍‍‍‍‌‍‌‍‌‍‌‍‍‌‍‍‍‍‍‍‍‍‍‌‍‍‌‍‍‌‍‌‍‌‍。1945年9月2日,布莱梅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在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一周后,他在马六甲摩洛太岛接受了日军第二集团军的投降。就军队的性质而言,与以往远征的澳军相比较,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澳军是一支代表澳大利亚的国家军队,而不再是英军的一部分;就澳大利亚参战的目的而论,澳大利亚是为保卫澳大利亚的安全和利益而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而不是以自治领的身份去为母国效力。

在澳大利亚基本国策的转变中,外交政策的变化尤为显著和影响深远。在“珍珠港事变”爆发前,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实际上是在伦敦,而不是在堪培拉决定的”。在世人眼里,澳大利亚基本上“是一个统一家庭中的一员,而不是国际事务中一个单独和独立的成员。”但在“珍珠港事变”后,如同在军事上不得不为自身安全而战一样,“澳大利亚政府和前所未有的那么多公民都终于意识到对外交政策的需要”。此时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因与军事政策密切相关而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其基调同样是在自主维护澳大利亚的安全与主权的前提下,联合美国抗击日本。1941年,H.V.伊瓦特出任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他以旺盛的精力活跃于外交领域,使“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大大地增强了”。直到他于1949年卸任,伊瓦特的言论和活动是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外交的集中体现。

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声明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澳大利亚周围的独立国家参加了签字。针对英美阿卡迪亚会议确定的“先欧后亚”全球战略,澳大利亚表示不满,要求英美重视亚太战场。伊瓦特为使美国将部分力量转移到西南太平洋地区,除了要求美国将西南太平洋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外,还频频出访英国和美国,强调西南太平洋战场对全局的严重影响,努力使“大国能够听到澳大利亚的声音”。尽管他的活动收效不大,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还时常受到冷落和轻视,但是,这向世人显示出澳大利亚已是一个奉行自主外交原则的主权国家。

随着战况的趋于好转,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独立性越发明显地表现出来。1943年10月14日,伊瓦特在联邦议会上说道:“澳大利亚在扑灭这场从欧洲点燃的烈火中尽了本分”,强调澳大利亚对西南太平洋地区有特殊贡献。他建议召集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国家(如新西兰等国),共商防务和战后建设事宜。在与新西兰驻澳高级专员的会谈中,他力主将英国在这些地区的所有殖民地转归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管辖所罗门地区,新西兰掌管斐济等地。这显示出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意向和特征,即在处理西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地区问题时,澳大利亚势必联合新西兰,执掌这一地区问题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英国立即作出反应,丘吉尔提出在11月初在伦敦召开英联邦国家总理会议,讨论伊瓦特的建议。然而,到了11月初,丘吉尔前往埃及参加开罗会议去了,原定的会议不了了之。

伊瓦特在对未收到开罗会议的邀请而忿忿不平之余,转而自行致力于加强与新西兰的联系。1944年1月,两国签订了澳新结盟共同抗击日本的《澳新协定》。它在划分各自的防御地区的同时,强调太平洋国家有权维护太平洋地区领土的主权和控制权,坚持在战后处理这一区域的有关问题上必须得到澳新的同意。针对美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北的马努斯岛上建立大型军事基地一事,协定规定,任何国家不能对战时占领并建有基地的岛屿提出主权要求。这一条款表明澳大利亚与美国结盟的前提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虽然新西兰多有勉强,但《澳新协定》的签订进一步显示出了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独立性的坚强和它在太平洋地区扩大影响的意图。

《澳新协定》签订后,澳大利亚的外交视野更加开阔。针对在反法西斯同盟中英、美、苏等大国轻视小国作用的态度和伤害小国利益的行为,澳大利亚着眼于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率先提出了加强小国作用的策略。1944年9月8日,在论及战后国际组织时,伊瓦特阐释道:“国际组织问题是要保证这些大国……认识到……国家平等原则。在任何国际组织中,他们应该给予小国代表以公平的代表权,这样才能获得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哪怕是小国,都不会愿意自己的命运被另一个大国所掌握,哪怕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一个成功的国际组织会得到来自小国在意向和物质上的热情支持。必须记住,在某些地区和特殊环境中,所谓小国可拥有巨大的影响,即使不是决定性的。”这样的论述在澳大利亚与各国商讨创建联合国问题上得到充分展示,并产生了可观的作用。

1945年4-6月,澳大利亚派代表团出席创建联合国的旧金山会议。在先期召开的英联邦国家总理会议上,伊瓦特力主各自治领与英国之间不存在政治依附关系,各自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前往旧金山。这一建议得到认可。在旧金山会议上,澳大利亚一再强调小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竭力维护小国利益和权益。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澳大利亚处于反对大国的领头地位,甚至与其他中小国家一起反对英国,使自己在国际政坛上扮演了一个独特的崭新角色。这足以证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自主性乃至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独立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对于由美国等大国起草的《联合国宪章》,伊瓦特认为它适合于大国,给予美、苏、法、英、中等常任理事国的权限过大。为此,他提出了38个修正案,其中26个得以采纳。他还进一步试图取消五大国对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最后否决权,但未成功。很明显,出于小国利益的考虑,伊瓦特在力图扩大联合国大会权力,缩小安理会的职能。正因如此,伊瓦特倍受赞扬,被人们称为是国际事务中“小国的勇士和正义、民主的战士”。在旧金山会议上,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以其鲜明的独立性展示在国际政坛上,并有效而出色地行使了“在英联邦以外自由独立发言的权利”,发出了不同于英、美等大国的声音。这一方面为联合国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澳大利亚的国际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先是追随英国,跻身于参战国之列,而太平洋战争则把它彻底“推下了水,不得不游”‍‌‍‍‌‍‌‍‍‍‌‍‍‌‍‍‍‌‍‍‌‍‍‍‌‍‍‍‍‌‍‌‍‌‍‌‍‍‌‍‍‍‍‍‍‍‍‍‌‍‍‌‍‍‌‍‌‍‌‍。英国的自顾不暇与无能为力迫使澳大利亚政府改变了长期以来依赖英国和颇有孤立主义色彩的基本国策,主动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联系和合作。正是这些联系和合作使澳大利亚社会接受了以往不可想象的变化,对澳大利亚民族意识产生了十分深刻的触动,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是澳大利亚民族意识中传统的种族主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种族主义对澳大利亚国家政策一向有着决定性影响力。

从历史上看,澳大利亚民族具有鲜明的种族单一性和英国化特色,“白澳”意识成为维系澳大利亚民族与英吉利民族间密切联系的感情和血缘纽带,“白澳”意识在澳大利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大战期间,“白澳政策”显得与时局不符,无论在国际政坛上,还是在前线战壕里,澳大利亚人同包括有色人种的各国人民同甘共苦,协同奋战。广泛的共同利益取代了狭隘的种族偏见,澳大利亚人思想中的“白澳”意识被动摇。

在麦克阿瑟移师澳大利亚后,大批美军涌入澳洲。澳美政府曾担心美军中的有色人种官兵会引起澳大利亚人的不安,因此,将黑人数量多的部队安置在诸如昆士兰西北部等偏远地区驻扎。起初,美国的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可是,经过接触和磨合,局面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视美军为安全保障的澳大利亚民众与各种肤色的美军军人越来越相处融洽的情况。虽然,澳美官兵之间多有争执和冲突,起因多种多样,但往往不是出于种族和肤色问题。战争结束时,许多美国军人“带着对澳大利亚美好的记忆从战场回到家乡。他们认为,……澳大利亚将是美国可靠的颇有潜力的同盟者与投资对象”。同时,有1万多澳大利亚新娘要求获准前往美国。

同样,澳大利亚政治家、高级将领和外交官在与外界交往中,只有盟友与敌人之分,从来不受“白澳”意识的左右,更未遇“白澳政策”的限制。1945年9月,布莱梅在马六甲的日军第二集团军投降仪式上对日军慷慨而言:“在接受你们投降时,我不把你们视为可敬和勇敢的敌人,但你们将在各方面受到严格的礼遇。我回想起(你们)对我们的盟国中国的狡诈的进攻,……;我回想起1941年12月你们的政府在伪装和谈之时,背信弃义,进攻英帝国和美国;我回想起(你们)残害我们各族人民的暴行。”从这段真情流露中,已不见种族主义的踪影。

当然,澳大利亚民族是不可能通过一场战争就一蹴而就地抛弃种族主义包袱的,直到大战结束时,澳大利亚社会中的种族主义气息依旧浓烈,澳大利亚人还“经常庆贺自己的国家99%是英国血统,……它已经成为澳大利民族神话的一部分”。但是,这场战争使澳大利亚的种族主义意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造成“白澳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抨击。尽管作为基本国策的“白澳政策”仍岿然不动,然而,其根基的松动注定其寿终正寝已指日可待,它逐步成为社会改革的对象,“白色长城”趋于坍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使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联邦建立以来,在澳大利亚政坛上,一直存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争权问题,虽然联邦政府的权限在扩大,但进展缓慢,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大大加速了这种发展。战前,各州政府征收的所得税数额多于联邦政府,这是19世纪末筹建联邦时中央对地方不得不做出的让步。而在1942年5月,为了加强联邦政府对全国经贸的干预和调控,柯廷政府提出了四项法案,要求各州在战争期间不再征收所得税,改由联邦政府以统一的税率在全国范围内征收,并许诺将为此向州政府提供资金作为补偿。这些方案自然引起州政府的反对。对此,联邦高级法院动用战时紧急状态法,做出了支持联邦政府现行接管权的裁决。此举巩固了联邦政府的财政优势,使它可利用财政手段扩大和加强联邦政府的权限范围和发言权。一家权威性的报刊写道:“各州都是‘独立王国’的神话就这样结束了。”而这仅是联邦政府一系列扩大职权行动的开始。

在大战期间,联邦政府在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几乎是无限的权力”,“正如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所能做的一样,并没有受到司法解释的妨碍”。地方权力过大是英国在澳大利亚殖民统治的遗留物,也是20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移植西方的联邦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物,所以,“独立王国”神话的结束标志着澳大利亚政治制度现代化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西方联邦制度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化基本完成。

纵观澳大利亚历史发展,它表现为稳步而缓慢的渐进过程,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如同一副高效能催化剂,骤然加快了其发展速度,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社会整体飞跃。在这次飞跃中,澳大利亚克服了对英国的依赖,阔步走向自主,以致有人认为澳大利亚的独立始于这场大战。虽然,澳大利亚人在提及英国时仍倍感亲切,但是,澳大利亚社会的殖民地色彩因这种飞跃而大为消退,澳大利亚不再唯英国马首是瞻。伊瓦特曾阐释了一种“关于英联邦关系的全新概念”,即“使自治领的自主同与英联邦的合作调和起来”。大战以来,澳大利亚在政策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变化是巨大的,甚至连一些澳大利亚人都感到不解和不适。孟席斯在联邦议会中说道:“澳大利亚的思想和行动断然独立起来,就好像与英国完全没有特殊关系一样,这对处在一个小岛洲的700万人民来说,是过于自负而不明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自主发展,将澳大利亚现代化推向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即本土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战前的一个半世纪里,澳大利亚人视自己为英国人,以英国人的眼光审视澳大利亚的一切,大有英国利益高于一切之势。因此,虽然本土化一直在进行、在扩大,但它主要表现为移植和借鉴英国社会的各种制度、体制和模式,再根据澳大利亚的现实和需要进行扬弃和修正。这一程序已成定式,社会意识中依赖英国的心理和传统“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就像决定其生存的澳洲气候和地形一样”,因此,本土化自然也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这种定式。随着国家和民族独立性的提高及社会意识的变化,本土化并未停止,而其立足点由依赖英国转向自主,由移植和扬弃英国的舶来品转为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利益,自行选择发展道路,国家政策由“英国制造”转变为“澳大利亚制造”。

这种观念与行动的变化导致战争前后澳大利亚形象的变化:在战火升腾之初,澳大利亚还是“英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作为英国的自治领而效忠英国,追随英国,依赖英国;而当硝烟散尽后,澳大利亚则以独立和成熟的民族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自主成为其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此,战后的澳大利亚逐步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aodaliya/2022114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